证据有哪些种类?是否提供的证据都能作为判案的依据?
作者:蒲星荣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年05月27日 点击数:
证据在行政诉讼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,是人民法院认定事实、正确审理案件的基础。行政诉讼法规定,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有以下几种:
1.书证;
2.物证;
3.视听材料;
4.证人证言;
5.当事人的陈述;
6.鉴定结论;
7.勘验笔录、现场笔录。
以上7种证据,不论何种形式,人民法院都应审理其真实性和合法性,同时应对各种证据相互联系以及与待定事实的关系进行审查。证据只有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,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,特别是在开庭审理中,证据应当经当事人质证后,才能进一步判断是否作为判案的依据。
1.书证;
2.物证;
3.视听材料;
4.证人证言;
5.当事人的陈述;
6.鉴定结论;
7.勘验笔录、现场笔录。
以上7种证据,不论何种形式,人民法院都应审理其真实性和合法性,同时应对各种证据相互联系以及与待定事实的关系进行审查。证据只有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,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,特别是在开庭审理中,证据应当经当事人质证后,才能进一步判断是否作为判案的依据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行政机关应当举证吗?行政机关在诉讼过程…
- 下一篇:行政案件能调解吗?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